热点!王光伦|村组通而家国安
村组通而家国安
【资料图】
——晴隆县兰蛇坡“天路”巨变纪实
我曾见过晴隆县摄影家陈亚林先生所拍摄的一幅照片:一条“之”字型的公路展现在你的眼前,而公路上有两辆货车在“之”字型公路上攀爬,看汽车倾斜成45度角,再仔细看公路而两侧是万丈悬崖峭壁……
那种触目心惊的震撼,总会让你兴奋刺激、惊奇,难以忘记。
唐代李白《蜀道难》诗云:“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我说不!黔道更比蜀道难。
一
晴隆县古名安南,山高坡陡谷深,境内岩溶发育强烈,喀斯特地貌突出,素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誉。所谓天公造物,不失偏颇,十里之内,必有芳草。在经济迟缓,交通不畅的艰苦岁月里,诞生了享誉世界的“滇黔锁钥”二十四道拐抗战公路。近些年,由于国家“西电东送”工程光照电站下闸蓄水,在北盘江晴隆段,形成了碧波万顷的光照湖国家湿地公园。而光照湖就在兰蛇坡东面的山脚下。据人说,站在兰蛇坡山顶上,可是俯瞰光照湖的绝佳之地。
我们采风团一行四人驱车来到兰蛇坡南面的山脚下,茶马镇党委书记刘胜明打来电话,他说已派大田社区服务中心主任陆志龙陪我们上山。
说实话,十多年前的西南大旱,我在晴隆县委宣传部工作时,曾带《广州日报》等新闻媒体记者上过兰蛇坡采访,那次惊险真是历历在目。这次开车的是县政协司机,看上去像五十刚出头的中年人,名叫邱建平,我笑着说兰蛇坡公路,上山的司机见了脚肚子都会抖,他淡淡地说:“我在县交通局呆过六年,都是负责开车,晴隆的哪条公路我没跑过,兰蛇坡是上过了多次了”。我心里的石头才放下。
汽车跟随陆志龙的车开始逶迤而上兰蛇坡。时序九月,草木葳蕤。远远看去,兰蛇坡公路在阳光下时隐时显在茂密的草木间,像一条银白色的飘带束在兰蛇大山的巨人身上,近看,路面已用水泥硬化,弯急坡陡的地方已安了防护栏,有的地方已砌了挡墙,汽车在公路上奔驰,别有一番风情。
兰蛇坡是与大田冰雾山、龙潭坡驰名的“三座大山”之一,我的老家就在其对面的冰雾山,小时候站在冰雾山上的长岭岗上看去,兰蛇坡比冰雾山更高,更险。往年同样下大雪,冰雾山顶的积雪化了,而兰蛇坡顶仍银白一片。后来我到大田中学读书,直至工作都没有上过兰蛇坡,记忆中,我在大田中学的几年岁月,都没有过兰蛇坡的同班同学。兰蛇坡虽近在咫尺,但心里对山上的人和事却都很陌生。记得读初一的时候,数学老师说起一件事,说他的爱人(在学校食堂当厨师)在赶集天去给兰蛇坡的一个妇女买萝卜,她问那妇女多少钱一提萝卜,妇女说三角钱一提,他爱人说:我三块钱买十提。左说右说,那妇女不卖,最后无法,一提三角一提三角地数,退了钱又买,直到买了十提,恰好是三块钱。那时只觉得那卖萝卜的兰蛇坡妇女好可笑,后来才知这是山间闭塞,教育滞后的悲哀。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在大田乡任教育站长的田光洪老师叫我给在兰蛇坡上当老师的陆义写一篇材料,说是要报州教育局评选优秀少先队辅导员。我从手中资料才了解兰蛇坡的艰难,更在我的意料之上。当时写了文章记忆犹新,文中引用了李白的“侧身西望长咨嗟”的诗来形容兰蛇坡的险峻。
后来,在大田乡工作的一位朋友说起一件事,说兰蛇坡上的鸡不啄米。那是九十年代初,他上兰蛇村,工作中住在兰蛇村的支书杨德文家,他捧一把米洒在地下,那些鸡见了米粒吓得到处跑,不敢啄米,试了几次也是这样,原来这些鸡没见过米粒,以为是石沙子!我以为这纯粹是个玩笑,直到多年后,我遇到杨德文,他说这个故事是真实存在的。原来,每年国家给兰蛇村苗家人的救济粮是有大米的,但由于为了填饱肚子,兰蛇坡人将米在山下换了玉米背回来吃。
我第一次上兰蛇坡,那是2007年冬,兰蛇坡有11户人家的茅草房被大风吹倒,我陪县委主要领导上兰蛇坡调研,当时车行至半山腰的两扇岩,一位县领导看见倾斜而凹凹凸凸的砂石毛路,说不敢坐车上山,而一位司机说他看到这路,脚肚子都在发颤。连老司机都不敢开车,大家只得下来步行,一行沿着七八十度的羊肠小道往上攀,我才了解什么叫“高山仰止”这个词,愈发感到高山苗家人生存的艰辛。好不容易走到山上的两扇岩寨子,一段不到三公里的路程,却花了一个多小时。在高山苗家,我初次看到山上的“水井”,每家每户都是一个蓄有望天水的石窝窝,石窝窝很大,像张开伞的荷叶,上面盖着树枝,里面浸着发霉的枯叶,发青了的水里不时有小爬虫出没。原来这就是苗家人年复一年饮用的“天池”。
二
为了更详细了解兰蛇坡公路的建设,我之前采访过当时在大田乡(现已合并为茶马镇)任党委书记的张柱华(现已退休),可见这条“天路”的修建历经几番波折,以下是张柱华的自述:
“2005年,是我到大田的第2年。一天,我联系杨德文(当时的兰蛇村支书),确定他在以后,第二天一早,我就一个人开始了我的兰蛇之旅。我要亲自去考察一下兰蛇村。从乡政府出发,足足走了2个多小时,歇了好多气,终于到达杨德文家。兰蛇路太难了,我之前从来没有走过这样难的路。从乡政府到兰蛇第一个寨子,相当于从山脚到山顶,海拔从900多米陡升到1600多米,坡度大部分是60到70度,而且,很少拐弯,很多地方,需要用手扶着往上爬。可见,兰蛇的群众出行之难。”
“当天晚上,我就在兰蛇住下来。这次兰蛇考察,一共3天,住了两晚上,走访了每一个村寨,深入田间地头,登上最高峰,走完兰蛇足迹,与村组干部以及群众广泛交流。通过考察,我了解到兰蛇村最大的困难,就是出行难,首要问题是修路。”
“回来以后,我就开始策划兰蛇修路问题。我没有想到,问题非常复杂和艰难。首先,我的班子成员大部分不支持,特别是乡长不支持。第二,县发改局和交通局领导也有异议。第三,县委、县政府有关领导也认为没有必要修。比较集中的理由就是:兰蛇村人口少,修这条路,成本高,不合适,还不如搬迁,把修路的钱用于搬迁。”
“我反复做村组干部工作,并让他们再进一步去做群众工作,结果是;要修路,不搬迁。于是,我和杨支书统一思想:修。我认为,群众既然不搬迁,我们就不能不管。我反复做班子成员工作,与杨支书一起多次找县领导,杨支书的父亲(原大田小乡书记)也亲自去找县领导和州交通局领导。好事多磨,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最后,州交通局领导拍板新修兰蛇公路,列入2006年乡村公路建设指标。”
“2006年,正逢县委筹备换届,县委组织部领导动员我调出大田,我犹豫不决。兰蛇村群众听说我要调走,纷纷找村组干部反映,请村组一定要挽留我。看到群众期盼,我不再犹豫了,决定留下来,为了兰蛇公路不至于半途而废。”
“为了确定路线,我带着片区干部和村组干部反复踏勘,最后确定从原大田乡政府背后上,放弃了从凉水井上和从达土上的两个方案。具体的测量也是我与乡村干部完成的。” “2006年下半年,兰蛇公路开工建设。前一个月,公路建设推进很快,基本上把毛路推进到半山腰。第二个月开始,公路建设进入攻坚期,全部是石山,坡度大约70度,一天只能推进1米左右……”从张柱华的叙述中,这条路的建设,比我想象的更充满艰辛曲折。
三
兰蛇大山位于茶马镇大田社区兰蛇坡上,共有两扇岩、袁家坝、大寨、小寨四个自然村寨,居住着140户苗族人家,海拔1700多米,地势险峻。这条公路从2006年开始修,直至2008年完成,历时三年,这条长16公里的公路,在相对高度900多米的兰蛇坡上多达34个回头弯。在山脚仰望,陡峭的岩壁一眼望不到边,兰蛇公路上,一个接一个的弯道让人头晕目眩,心跳加速。
我们来到两山岩,杨德文在路边等候,我们一边走一边谈,他以前是兰蛇村的支书,他也是群众公认的“苗王”。他说这条公路铭记着州、县、乡、村各级领导的心血。
2009年,《黔西南日报》《贵州日报》分别以《“天路”修上兰蛇坡》,给予了重要报道。《贵州日报》在头版刊发,《黔西南日报》是头版头条刊发。
杨德文说:“兰蛇坡是黔西南州最后一个通电的村,也是贵州省最后一批通电的村。现在乡领导重视修路,我在群众会上发誓即便费“九牛二虎之力”也要修通。张书记(张柱华)走后,为了这条路,我动员全村劳动力齐上阵,可以用战天斗地、愚公移山的精神来形容。施工中缺水,我就组织村民队伍为施工队伍送水,施工队伍生活困难,我便组织村民送饭,我组织群众从山下的乡政府去背炸药,一天两头黑,有时饭都顾不上吃,饿了,就啃从山下买来的馒头。村民中只要有谁打退堂鼓,这条公路只怕八辈子别想修通。”
2008年10月1日,正是共和国成立59周年的大好日子,兰蛇公路通车了,《贵州日报》称这是贵州公路史上的奇迹。村民张洪芳购买了兰蛇坡第一辆农用车,在兰蛇公路上兴奋地奔驰,显示通车后的喜悦心情。从此,兰蛇村民告别了不通水、不通电、不通公路的历史。
杨德文对这条公路倾注了很多心血,他说:“国家投资共花了100多万元,但群众投工投劳、夜以继日的血汗,岂止值100万?他们在修路上的无私无畏的精神永远无价。”
杨德文说:“兰蛇坡没通公路之前生活太艰苦了,那时起房建屋,要到山下买一包水泥,成本只需要18元,而雇一匹马驼水泥上山,则要花25元,运费比成本还贵。没有路之前,我们人担马驼上山,每次都比‘登天’还难。”
说话间,远远看见前面有一个小寨子,看上去红墙紫瓦,颇为气派,这就是小寨组苗家。
以前家家户户房前屋后的泥巴路变成了一条条硬化的水泥路。在山坳上有一个大院坝,院坝四周古木森森,一个苗家妇女正在给她的女儿洗头。老杨说,这是村民赵兴富家屋头人。院坝边有两棵大核桃树,正是果实成熟的季节,风一吹,树叶伴随着果实随风而落,我看见古树下的院坝里,门口的柴禾上,小矮房的屋顶上到处掉落密密麻麻的核桃,而有的核桃已炸壳,露出诱人的核桃骨,我拾起一枚,用石头敲开,露出鲜嫩的果肉。大家一边捡拾核桃吃,一边闲聊。
“老人,你家树上掉了这么多核桃,为什么不捡?”
“只有我们俩娘母在家,吃不了多少。”
“捡去买嘛!”
“值不了几个钱,你们想吃,尽管吃。”
……
我一边与妇女搭话,一边和杨德文了解她家的情况。近几年她丈夫赵兴富与儿子一直在广西玉林兴万林场打工,每年收入十多万元,盖起了新楼房,购买了家具,存款一年比一年多,一家人过上了幸福的小康生活。
陆志龙多年来负责大田社区,不止一次上过兰蛇坡。他说:“以前,兰蛇大山成为村里苗族同胞的一道天堑,世代难以逾越。出门靠走,通讯靠吼,治安靠狗,吃不饱,穿不暖。现在路通了,电通了,治安好了。一通百通。人民美好生活正徐徐展开。”
这次陪同上山采风的还有县交通局正高级工程师伍典信,他在晴隆公路建设上有“活字典”之誉,兰蛇坡的公路从无到有,从“差”到“好”,从“好”到“更好”,每一个变化,他说他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四
我们离开赵兴富家,便来到小寨后山。站在兰蛇坡小寨组背后的山岩上,可一览北盘江光照湖之风光。笔者在《俯瞰光照湖》一文中描述过:“俯瞰光照湖,只觉水光潋滟,寂寥幽冥,如一面巨大的太平镜镶嵌在群山万壑之中。极目远眺,在秋日的阳光下,光照湖恰似以巨人的手画出来的,她以蓝天白云做帷幕,以青峦巨峰为案墙,以深谷幽壑为底色,有如秘鲁纳斯卡巨画一样神秘。我们的脚下是万丈高崖,崖下的山麓两边是层层的梯田,山脊上茂林修竹,山势蜿蜒而下,直抵光照湖,就像下山饮水的巨龙,九条巨龙一刻不停地汲取湖水的琼浆,似乎永远喝不够。我仿佛化作了一只游历世间的飞鸟,以山作岸,以湖为池,便可阅水听经,洗去繁缛铅华,不亦乐乎!”
我艳羡兰蛇坡苗家人的眼福……
阿拉伯大诗人纪伯伦说他“思考了一千年”才写出《先知》,这首诗的主题是“向无穷前进”。其中有一句名言:“我们己经走得太远,以至于忘记了为什么出发”。很多人只想到出发后有什么完美的结果,却忽略了“出发”的过程或实质就是道或路。对于我们近几来说,就是走好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这条路,最终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个宏伟目标。为了生存,兰蛇坡人不知在贫困与反贫困中挣扎了多少年,思考了多少载。
在回程的路上,我一直在想,思路决定出路,一通百通。近年来,兰蛇村民组织远赴广西、福建、浙江、贵阳等全国各地打工,存款数十万的不计其数,有很多人家还成百万元户。他们的思路开阔了,道路宽广了,一幢幢别具特色的民居拔地而起,矗立在山巅,仿佛竞赛似的,一幢比一幢漂亮,一幢比一幢阔气。车辆也越来越高档。一个“变”字,昭示着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崭新的未来,喜悦洋溢在苗家人的脸上,正向远方延伸......